源氏物語創作於11世紀初期 (平安時代) 。在這個時代的日本,主要使用漢字,但從那時起,使用相當於現代平假名的“假名文字”的作品似乎增加了。源氏物語作為有名的古典文學,是經常被載入日本高中教科書的作品,現在也在進行研究。這次,我將介紹源氏物語的概要、舞臺和作者。

源氏物語是什麽?

紫式部寫的源氏物語的主要舞臺是平安時代的宮中。這是一部由54章組成的長篇,由於其登場人物之多,人際關係之復雜,即使是現代的日本人也有很多難以理解的地方。首先,整理一下序盤中描繪的源氏的成長經歷吧。

源氏出生

故事的主要人物源氏是第二皇子,父親是桐壺帝。我母親是桐壺更衣。桐壺更衣的身份很低,但是一心受到桐壺帝的寵愛。其他女禦 (地位顯赫的女官) 對桐壺更衣深惡痛絕,桐壺更衣因過於痛苦而容易生病。最後在源氏3歲的時候,桐壺更衣去世了。源氏很早就失去了母親,母親的存在對源氏的人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源氏所愛的女性

源氏物語的特徵之一是源氏廣泛的女性關係。其中最有特點的是,感受到母親的影子而被吸引的藤壺和若紫的關係。

首先是與藤壺的關係。桐壺更衣去世後,藤壺迎來了宮中。因此藤壺是源氏的繼母,因為藤壺的長相和桐壺更衣很像,源氏開始愛慕藤壺。藤壺也接受了這個想法,兩人竟然有了孩子。

也就是說,源氏與父親寵愛的藤壺結下了深厚的感情,最終與繼母生下了孩子。

接下來是和若紫的關係。源氏和若紫相遇是在若紫還很小的時候,源氏在若紫身上也發現了母親的影子。令人驚訝的是,若紫是藤壺哥哥的女兒。源氏決定收養年幼的幼紫,將其養在自己的身邊。

貫穿作品的無常觀

源氏物語大衹分為三部分來考慮的情況很多。第一部描寫了華麗的源氏的半生,另一方面,第二部以源氏的沒落為中心。然後在第三部,展開源氏去世後的子孫的故事。

源氏物語通過整個故事,描繪了源氏的興衰。而且,以源氏為首,被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和不合理玩弄的人登場了。他們對生活和愛情的苦惱似乎具有超越時代的普遍性。這也許就是源氏物語至今仍在世界上被閱讀的原因之一。

貴族居住的寢殿式建築

在源氏物語的舞臺平安時代,貴族居住的是被稱為寢殿造的建築樣式的建築物。寢殿式建築的特徵是,由外牆和圍繞庭院建造的建築物制作的雙重構造。源氏物語中描繪的宅邸二條院好像也是典型的寢殿式建築。

寢殿式建築的另一個特徵是被稱為“對” (tsui) 的建築物和花園。似乎北方的一對被稱為“北方對” (kita-tsui) 。有使用方位來命名的習慣嗎?據說貴族們在那裡生活,舉行儀式。貴族們的生活場所在寢殿式建築中有多處,根據身份等決定。

在源氏出生的宅邸中,地位低的女性好像住在離皇帝很遠的房間裡。桐壺更衣因為她的身份,住在很遠的房間裡,所以被皇上召喚時,必須經過其他女禦的房間。這一點也被認為是女禦騷擾桐壺更衣的借口。

侍奉宮中的源氏物語作者紫式部

紫式部的父親是漢詩人,一般認為他從小就對文學很熟悉。她從小就作為愛好和歌的才女而聞名。藤原道長的教養引起了貴族藤原道長的註意,藤原道長正在為女兒彰子 (一條天皇的皇後) 尋找家教。

紫式部是根據藤原道長的請求入宮的。侍奉彰子期間,紫式部執筆了《源氏物語》。而且在彰子生下皇子後還寫了《紫式部日記》,可以說是活在文學領域的女性。

紫式部與清少納言的關係

紫式部在《紫式部日記》中批判清少納言說:“她寫漢字寫得很好,但有很多不足之處”,這也是有名的軼事。紫式部和清少納言 (《枕草子》的作者) 之間的不和傳聞就是從這樣的情節中誕生的。

清少納言也在宮中侍奉藤原定子 (一條天皇的皇後) 。但是,也有看法認為紫式部和清少納言在宮中的時期不一樣,所以沒有直接對立的事實。一般的說法是,紫式部可能是因為清少納言的評價好而傷了自尊心,所以批判了她。

介紹了源氏物語的概要、舞臺、作者。源氏物語的譯本好像也出了很多,所以請一定拿在手裡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