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节的历史和风俗

首先,我将解释女儿节的起源,“Hina”的起源和现代习俗。
女儿节的由来
女儿节的由来是在平安时代中期,原本是制作纸人偶,将人偶放入大海或河流中,以驱除身体上的污秽的仪式。
即使是现在,在一部分地区好像还有“流水偶人”等风俗。
“雏”的词源
和歌山市加太有因供养偶人而闻名的“淡嶋神社”。淡岛神社供奉着少彦名命 (Sukunahiko Nomikoto) 作为祭神,对女性的疾病恢复和顺产很灵验。据说“茁壮雏人”的“雏人”一词后来变成了“雏人”的语源。
另外,平安时代女孩子玩的玩偶被称为“HINA”,所以“HINA”后来变成了“HINA”,众说纷纭。
现代女儿节的风俗
在现代的女儿节上,人们装饰偶人并不是为了祈求女孩健康成长和幸福,而是为了祈求女孩健康成长。一般会摆上糖米糕、菱饼等供桃花,也有的会在3月2~3日举行庆祝或聚餐,聚餐时会有散寿司饭、甜酒 (白酒)、蛤蜊清汤等。
装饰雏人偶包含了有了女儿的父母“思念孩子幸福的心情”和保护女性不受困难的意思。
雏人偶的历史和变迁

偶人既是女儿节的象征,也有让女孩子远离厄运的作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怎样渗透到日本人的生活中的呢?让我们看看它的起源和历史。
雏人偶的起源
雏人偶起源于中国的“上巳节”,是三月初旬的一个节日,还有一个叫“流水偶人”的活动,让替人承受灾难和厄运的人偶流到河里,再加上平安时代宫中的一种玩偶游戏“偶人游戏”,这是几个节日合并而成的。
上巳节是“三月初的巳日”,所以在从冬天到春天的季节的里程碑上不会发生坏事的想法去了日本,似乎贵族的过家家游戏变成了“用女儿娃娃希望女孩幸福”的事件。
从流动的东西变成装饰的东西是江户时代
平安以后,时代从武士社会转移到江户时代,江户幕府制定了5个节日。5月5日端午节是庆祝男孩子成长的节日,3月3日的桃花节是庆祝女孩子成长的节日。
另外,到了江户时代,通过匠人的手,人偶制作的技术也得到了发展。女儿节时使用的偶人也变成了漂亮精致的东西,渐渐地,偶人不再是放到河里的东西,而是变成了家里重要的装饰品。
当你嫁到武士的房子时,豪华的女儿节偶人被添加为嫁妆之一,可以拥有昂贵女儿节偶人的房子可以证明富裕,除了男人和女人之外的玩偶,还增加了高雏阶等,形成了接近现代女儿节偶人的形状。
天皇皇后和古装玩偶的摆放方法
偶人中不可缺少的“偶人”和“内里大人”,偶人称为“女偶”,内里大人称为“男偶”。关于天皇陛下和古装玩偶的摆放方式,现在面向左边的是天皇陛下,面向右边的是古装玩偶,但在古代的样式中却相反,现在在京都等一部分地区,面向右边的是天皇陛下,面向左边的是古装玩偶。
现在和过去的雏人偶摆放方法不同,可以追溯到昭和时代。从大正向昭和转变的时候,举行了昭和天皇的即位大礼,那时天皇和皇后按照西洋式排列,拍摄了照片。
在西洋式中,面向左边的是男性,面向右边的是女性,所以模仿昭和天皇和皇后的排列方式,制作雏人偶的东京制造商全都改变了排列方式,就成了现在的形状。
女儿节装饰桃花的理由

最后,我将解释女儿节被称为“桃花节”的由来,以及在女儿节装饰桃花的理由。
桃花被认为有辟邪的效果。
桃花在日本自古以来就受到喜爱,原本是原产于中国的植物。过去在中国,人们相信桃子有辟邪驱邪的作用,即使在现代,人们也经常在庆祝的时候吃桃子形状的馒头。
在日本,桃子也被认为是一种吉祥的东西,它被认为是长寿的象征,因为它被称为“Momotosei”,百岁 (hyakusai) 。
阴历的3月上旬正好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所以把女儿节作为“桃花节”,开始装饰桃花。
桃花也成为了春天的季语,淡粉色的可爱花瓣,总觉得和春天微笑的小女孩形象重叠。即使在现代,桃花也可以说是非常适合女儿节装饰的可爱的花。
总结

女儿节是祈祷女孩子的幸福和成长而在3月3日举行的庆祝活动,起源于中国的上巳节,由来是为了让人偶替人消除厄运,然后放入河中的“流水偶人”、平安时代宫中的女孩子玩的人偶“希娜”等。
江户时代由于雏人偶制作技术的提高,雏人偶开始装饰在家里,供奉被称为驱邪的桃花。在接下来的桃花节里,您不妨一边思念着过去人们的心情和愿望,一边装饰女儿节偶人。
在本文中,我们重新编辑了KARUTA在“日本天气”中发表的一些文章。
严禁擅自转载、擅自使用本网站的内容、文本、图片、插图等。